网站首页 > 双选会 > 详情

招聘提示:收取培训费、贷款培训,或在录用过程中需支付体检、服装、押金等费用、鼓吹出国出境务工短期内可获得丰厚报酬等都属违法行为,请求职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遇类似情况,请立即举报。

  • 【小精专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科院所类“小精专优”专场招聘会

招聘会信息
  • 【小精专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科院所类“小精专优”专场招聘会

    间:2025-3-21 9:00    2025-3-21 12:00
    开始前提醒我

    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日历提醒功能,

    进入日历界面后,您可以调整提醒时间,

    以便您准时参会哦~

    报名截止时间:2025-3-21 0:00

    点:南校区园艺学院二楼休闲空间

    主办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点击人次:4224

招聘会说明



序号单位名称单位简介招聘岗位需求人数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1.基本概况。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始建于1937年,隶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坐落于美丽的滨海城市秦皇岛昌黎县,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学科齐全、条件优越、实力雄厚。
2.学科研究。果树种质资源、果树遗传育种、果树栽培生理、果树植物保护、果树生物技术等研究。主要开展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板栗、核桃等树种的资源创新、遗传育种、栽培生理、果树植保、果品保鲜、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示范,为全省的果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
3.人才建设。单位总编制数102人,现有在岗在编职工86人,其中科研人员67人,科研辅助/行政人员1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8人,硕士研究生47人,博士研究生9人。
4.平台建设。建有国家苹果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国家环渤海地区园艺种质资源圃、农业农村部华北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昌黎综合试验站、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昌黎综合试验站、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昌黎综合试验站、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樱桃秦皇岛综合试验站、河北省产业技术体系苹果创新团队秦皇岛综合试验站等多个科研平台。
5.基地设施。建有1260亩果树科技创新基地,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生产示范、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功能融为一体。重点开展苹果、梨、葡萄、板栗、桃、樱桃、核桃等树种的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模式与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与生产示范。
果树科研 博士及以上4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是应用基础性 、公益性、社会性省级全额事业单位,坐落于唐山市曹妃甸区,是我省唯一以滨海农业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学科齐全、条件优越、实力雄厚。主要开展河北省滨海地区适宜作物如水稻、盐生(耐盐)植物的品种鉴选,盐碱地和咸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和示范,为全省的滨海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科研人员 硕士及以上4
3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原名山东葡萄试验站,2014年12月划归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管理,是全国唯一集葡萄种质资源、育种、栽培、葡萄酒与果酒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经济信息与葡萄酒文化研究及酒庄规划、期刊出版为一体的省级公益一类科研机构,是《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期刊出版单位、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会长单位。
    设有葡萄种质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葡萄高效栽培创新团队、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创新团队、果酒加工与营养安全团队、葡萄植保与生态创新团队、葡萄产业经济与信息团队六个创新团队。建有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省级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风险评估试验站和中澳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实验室2000余平方米、葡萄栽培试验示范基地150亩和加工中试车间1000平方米。
    近年,山东省葡萄研究院通过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完善专业人才队伍结构,现有职工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4人,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5人,博士27人。先后有10余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山东省轻工系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机能,促进更广泛的人才交流,与国内外优势研究机构、产业龙头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
   秉承“为葡萄产业科技进步服务”的宗旨,山东省葡萄研究院积极承担国家、省、市各级课题研究,先后培育出20多个葡萄新品种,多项科技成果先后获得轻工部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奖项。发表SCI收录论文四十余篇。科研工作者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山东、河北、甘肃、宁夏、云南、新疆、四川等省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指导葡萄酒企业基地建设和生产,为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专业技术人员 博士及以上2
4陕西华圣现代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华圣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出口示范企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化重点企业。公司业务涵盖苗木繁育、三农服务、鲜果供应、苹果期货及金融等,是一家实现全产业链、品牌化运营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集团。
华圣耕耘苹果产业二十余年,以超前的经营思路和高效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温家宝、乔石、李瑞环、吴邦国、吴官正、吴仪、回良玉先后来公司视察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认可。企业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农产品市场畅销品牌”等40多项荣誉。“华圣”品牌价值 6.5 亿,位列陕西省第一。放眼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农业,以新型苗木供应、新三农一体化服务、高端鲜果运营、期现金融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生态体系,以技术和服务推动行业升级,成为农业产业进步的倡领者。
新品种开发评估研究员        遗传学、果树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产业经济研究员               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果树营养与土肥水研究员       农学、园艺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苹果树植保工程师           植物保护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技术推广工程师             农学、园艺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种植技术员                  果树学、园艺、植保等相关专业
 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博士学历

10
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南亚所”),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科研事业单位,隶属农业农村部。中国热科院南亚所于1954年3月在广东省徐闻县后塘乡坑仔村成立,原名“徐闻试验站”;1955年3月更名为“粤西试验站”;1987年9月,更名为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主要职责是创建南亚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中心,促进南亚热带作物产业升级发展;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南亚热带作物育种新技术、优异新种质创制与新品种选育;旱作新材料、节水技术与农业工程研究;南亚热带果树、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剑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核定人员编制数435人。现有在职职工181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2名,博士学位人员44人,硕士学位人员8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安全检测内容存在政治敏感词、广东省高层次培养人才、海南省高层次安全检测内容存在政治敏感词、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等20人次。建有“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国家土壤质量湛江观测实验站”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湛江试验站”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农业农村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湛江荔枝龙眼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 “广东省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等2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全所占地面积7600多亩。
建所至今,荣获国家级科研成果8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近60项,培育优良新品种26个,获得授权专利210余件,获颁布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34项,开发科技产品60多个。多项成果填补我国热作产业发展空白,其中澳洲坚果的引种、栽培与推广、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领域取得的成效显著;芒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攀枝花模式;建立了菠萝产业技术体系,为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研岗  博士及以上
支撑岗 硕士
管理岗 硕士
17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2025年顺应院机构改革,更名为农业装备研究所。作为综合性科研单位,专注于新疆农业装备行业的应用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及相关服务工作。全所设立设施农业工程与资源环境、新疆特色林果装备技术、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畜牧养殖工程与装备四大学科领域。目前,全所在编职工71人,且均为专业技术岗,其中高级职称53人(研究员27人,副研究员26人),高级职称占74.6%。现有博士后1人、博士15人、硕士35人,研究生学历占71.8%。2023年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柔性人才1人、特聘专家1人、山东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援疆团队14人。获得成果奖励25项,其中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拥有国家级、部级、自治区级、市级科研平台8个。
以支撑自治区农业装备的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单位学科团队为目的,农业装备研究所组建了设施农业工程与资源环境、新疆特色林果装备技术、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畜牧养殖装备技术四大学科团队,并在四大学科团队下根据不同研究方向设立11个创新团队。经过多年发展,各学科团队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建设并举的方针,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已形成核桃、大豆、棉花、西甜瓜、油料作物、蔬菜、香梨、畜牧9名自治区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
在编-科研专业技术岗  博士及以上14
7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部中心)成立于2017年9月,位于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建的平台性、应用性、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2022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推进落实“举院援疆”战略,在西部中心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援疆指挥部”牌子。西部中心锚定新疆农业强区建设整体目标,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示范引领作用,坚持“立足昌吉、服务新疆、面向西部、辐射中亚”的总体战略,建有粮油作物增产增效、高品质棉花生产、戈壁设施农业、林果提质增效、瓜类育种与轻简化栽培、作物生物安全、畜禽健康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16支创新团队,建设有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西北中心、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西北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亚农业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致力于解决西部地区特色绿洲农业重大科技问题,服务西部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助力乡村振兴。科研岗 博士及以上3-5人
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是我国专门以热带香辛饮料作物、木本粮食和功能性植物为重点领域,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2021年被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入选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职-热带香辛饮料种质资源研究室科研岗 博士及以上6
全职-栽培与农业生态研究室科研岗 博士及以上2
全职-加工与工程技术研究室科研岗 博士及以上1
全职-园林园艺研究室科研岗 博士及以上1
全职-热带香辛饮料种质资源研究室科研支撑岗 硕士及以上3
全职-园林园艺研究室科研支撑岗 硕士及以上1
全职-栽培与农业生态研究室科研支撑岗 硕士及以上1
9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位于风景秀丽的泰安市泰山脚下,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山东省园艺科学研究所,1961年更名为山东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975年更名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至今。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隶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苹果、梨、桃、杏、李、樱桃、石榴、草莓、蓝莓、猕猴桃、无花果、核桃、板栗、枣、柿等果树资源的收集保存、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生物工程、植物保护、保鲜加工等技术研究与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设有苹果育种与栽培、仁果育种与栽培、核果育种与栽培、浆果育种与栽培、干果育种与栽培、特色名产果品育种与栽培、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果树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果品保鲜与贮藏、果品产业经济与政策等十大创新团队。
    现有在职职工1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8人,博士69人、硕士60人,高级职称64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1人,泰山学者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综合试验站站长4人,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3人。
    建有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农业农村部黄淮设施园艺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淮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农村部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国家果树泰安核桃板栗、樱桃葡萄种质资源圃等国家和部级平台,山东省现代设施果树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干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设施果树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鲜食梨栽培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苹果育种与栽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园艺作物种源创新与利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省级平台,山东省果树资源与遗传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东欧果树国际合作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国际合作平台。拥有先进科研仪器160余台(套),试验与示范地1500余亩,引进、收集和保存各类果树、林木种质资源3000余份。
    先后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2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79项;承担国家、省级等重大课题260余项;审定果树良种157个。是山东省唯一省级果树专业研究机构,也是黄准海地区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实力较强、贡献较大的果树专业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果树学专业-博士及以上
助理研究员-设施园艺、智慧农业等相近专业-博士及以上
助理研究员-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等相近专业-博士及以上
助理研究员-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生态学等相近专业-博士及以上
助理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林木遗传育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近专业-博士及以上
10
1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是隶属于农业农村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农业事业单位。创建于1956年,2002年更名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2019年根据中央编办批复,农业农村部确定海口实验站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下设11个职能部门、5个研究推广部门。现有编制内职工200余人,编制外职工240余人。
拥有科研用房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200多台/套、科研试验示范基地3.9万亩,建成集资源保存与利用、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试验基地1个,收集保存热带果树种质资源1400余份,选育新品种(系)20余份。先后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3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20项,省部级科技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1.5亿元。共获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学术论文754篇,其中以第一单位发表560篇,包含SCI论文128篇(1区24篇,2区42篇,IF≥5的37篇,IF≥10的4篇),中文核心论文251篇,EI 17篇。共获批专利191项,其中发明专利116项。制定标准4项。获农业农村部授权新品种权2项。出版专著10部。
在新的发展时期,海口实验站将紧紧围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以科技创新强、产业发展强、支撑保障强、乡村振兴强、示范带动强为目标,积极谋划高站位国家现代热带农业基地核心区、高起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质量热带农业科研试验基地、高效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效益热带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热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为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热带作物栽培研究)1   博士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水生蔬菜研究)1   博士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柑橘类果树研究)1   博士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观赏植物研究)1   博士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温室果菜智能化生产研究)1   博士1
天然橡胶产业中心科研岗(技术研究)1   博士2
天然橡胶产业中心科研岗(产品研发)   博士2
天然橡胶产业中心科研岗(产业规划)   博士1
热带农业种业中心科研岗   硕士及以上2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设施技术研究)   硕士及以上2
热带农业科普与技术培训中心科研岗(理论研究)   硕士及以上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热带作物栽培研究)2   硕士以及上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水生蔬菜研究)2   硕士及以上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柑橘类果树研究)2   硕士及以上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观赏植物研究)2   硕士及以上1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中心科研岗(温室果菜智能化生产研究)2   硕士及以上1
天然橡胶产业中心科研岗(技术研究)2   硕士及以上1
热带农业科普与技术培训中心科技支撑服务岗   硕士及以上1
现代服务中心科技支撑服务岗1   硕士及以上2
现代服务中心科技支撑服务岗2   硕士及以上2
1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农业农村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要围绕油棕、椰子、油茶等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和槟榔、椰枣等热带经济棕榈作物的种质资源与新品种培育、病虫害综合防控、绿色高效生产等全产业链开展创新研究。拥有国家热带棕榈种质资源圃、农业农村部热带油料科学观测站等25个国家和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在编在岗职工139人,高级职称 53人,博士35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4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部省级以上奖励 35项,是热带木本油料领域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研究中心科研岗  博士及以上 12
研究中心科技支撑服务岗     硕士及以上6


参会单位
  • 网络招聘
  • 现场招聘

近期双选会